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育儿知识无用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育儿知识无用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- 小孩不怕打,教育没用,怎么办?
- 为什么有人不建议在学龄前教给孩子小学知识?
要注意教育的方法。父母对孩子所有的教育都要以 孩子接受你为前提。如果孩子从心底里不接受你,那么你怎么教育都没用,他不会听的。你打他,其实他心里更加不信任你,心里更加有反抗情绪。
如何让孩子接受你信任你?
第一,孩子出生头几年的陪伴很重要。如果孩子一出生或者很小的时候,就把孩子交给老人和保姆带,孩子一个月甚至半年都见不到父母,那父母在他的人生头几年是缺席的,他没有感受到父母的爱,等到他长大了,你突然冒出来教育他,他为什么听你的?你对他而言还是很陌生的呀。
第二,不要从小打骂孩子,打骂的多了,孩子心理就出问题了,也不畏惧被你打了,打多了就会对你有一种“恨”。我始终认为,打是最残忍的教育方式。
第三,好好爱你的孩子,任何时候开始都不迟。那些一出生就得到父母关爱的,他长大后,父母跟他的交流沟通肯定更加顺畅,教育起来肯定更加容易,怎么爱?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,但是父母一定要多学习育儿知识和儿童心理,多学学跟孩子的沟通技巧,走到他的心里。
第四,每个阶段的孩子都会有一些特点,父母要多了解,站在孩子的立场多多宽容他,但并不是溺爱和放任。
做父母是很难的,但是你要不断地鼓励自己,要让自己成为更优秀的父母。
为什么有人不建议在学龄前教给孩子小学知识?
答:因为一张白纸才能够勾勒出最新最美的画面👍👍
1、我从教四十一年(1-6)大循环教学,确实不希望孩子在学龄前学习拼音字母等知识。
2、开始一周可能跟不上“接受过学前教学的孩子”,但第二周就同步;第三四周超越;一个月测验就名列前茅……
3、小学教师最欢迎幼儿园老师培养小朋友良好的行为习惯 —— 坐得稳、站得直、专心致志听讲、友好地与小伙伴合作、摆放整齐玩具、勤洗手、不插嘴、多发现同学的优点、不报告同学的缺点等等好习惯。
谢邀!
我就是一个支持学龄前不学书本知识的人。
我2018年9月27日收了一个6岁一年级学生,训练管理学习态度10天后回校正常读书了。
此学生刚入学三个星期,家长每天接到老师几个电话,要求家长接孩子回家教育,并到心理康复医院康复,有康复证明才能回校读书。
此孩子是非常聪明的,由于家长有文化,所以家长提前教了一年级语文拼音,孩子通过拼音拼读自学,在开学的一个月学完了整本书,老师讲课孩子根本不会去听,老师批评,孩子就对着干,就成了一个说不得的孩子。
学龄前的孩子指3-6岁的孩子。6岁前幼儿的学习方式主要以形象记忆、具象思维为主,而小学教育都是填鸭式的知识灌输、抽象的逻辑思维理解练习等都是违背儿童学习规律的。为了预防低龄儿童过早承受太大压力,很多幼儿园取消了学前班,以及教写字算数。梭曾说过:教育必须顺其自然天性,否则必然导致本性断伤。虽然大家都希望自己孩子优秀聪明,但还是要遵循幼儿身体发育原则
谢谢悟空邀请,不胜荣幸。为了使我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更具科学性,更具准确性,更具规范性,更具依据性,我转发2018年7月4日,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幼儿园“小学化”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(要了解通知的详细内容,大家可登录教育部网站),供大家学习。
教基厅函〔2018〕57号
各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教育厅(教委),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:
近年来,各地坚持发展与质量并重,促进幼儿园保育教育水平不断提高。但一些幼儿园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,提前教授小学内容、强化知识技能训练,“小学化”倾向比较严重,这不仅剥夺了幼儿童年的快乐,更挫伤了幼儿的学习兴趣,影响了身心健康发展。为深入贯彻落实《幼儿园工作规程》《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》和《3—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》,推进幼儿园科学保教,现就开展幼儿园“小学化”专项治理工作通知如下。
一、指导思想
以***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,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,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遵循幼儿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,建立完善科学保教的长效机制。
二、治理任务
1.严禁教授小学[_a***_]内容。2.纠正“小学化”教育方式。3. 整治“小学化”教育环境。4. 解决教师资质能力不合格问题。5. 小学坚持零起点教学。
三、治理步骤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育儿知识无用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育儿知识无用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